如何写一篇评论性的学术书评
蒋竹山(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2009/5/29 二稿
近一个月来,我逐字逐句仔细地批改了历史系两门课「中国通史四」与「东西文化交流史」的期中报告,报告内容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专书的书评。原来我们的学生对于如何写一个完整的段落的句子都大有问题,更何况要求他们去写一篇带有评论性质的书评。我想我们的学生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身为老师的我们要负大部分的责任。或许我们太过相信每位同学对于如何读懂一本书或去评论一本书是想当然尔的事情。但这些已经上大二的学生真的已经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写一篇书评了吗?我想其实不然。经过仔细批改学生作业的结果,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如何写好一篇书评仍然是相当迷惑,不仅不知该如何铺陈评论性的句子,就连导读性质的句子也写的不完整。事实上,这些学生分辨不清评论性书评和报告一本书有何不同。大多数同学表示以往的书评或报告,老师不曾逐字逐句的批改,显然他们不习惯这种改作业的形式,这自然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文章所犯的错误一无所知。就我而言,评论者的首要工作不是将书的内容做出简单的摘要,而是要针对一本书撰写评论。事实上,书评者不仅要报告书的内容;而且提出对这本书的优点及缺点的看法。简单来说,书评者的评论最好谨守两个原则:首先是告诉读者有关这本书的内容;其次是提供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以下我综合了学界对该如何撰写书评的一些看法,归纳出几项要点,希望能对想要写好一篇评论性书评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书评写作原则
*慎选一本你能力范围内可以评论的学术专书。
*一篇评论性的书评要简明扼要地描述这本书的内容,更重要地是,它要对所评书籍的观念及目的提出深度地分析和评价。
*书评的叙述要素应当是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论点,并且评论的内容应当详尽地评价该书的观念。
*在阅读前,评论者要先对该书有所了解。
*注意标题及副标题。透过这些标题看看你如何评断这本书的想法。研究内容及章节标题以了解作者如何组织这些内容?
*透过阅读「前言」或「导论」来了解作者在写作此书时的动机及目的。
*对作者要有初步了解,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并做一些研究,以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主题的权威性。
*你的介绍(introduction)应当包括对这本书的概述(overview),其性质是一种浓缩的摘要(summary)以及你对本书的一般性评断(judgment)。对全书的摘要不要超过书评全文的三分之一。一般而言,中文的书评在3500 字,英文书评约在1500 字。
*在写作书评时,不应只提到你是否喜欢或不喜欢这本书;而是还要告诉你的读者为何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只说「这本书是有趣的」是不够的,你必须解释「这为何是有趣或不有趣」。
*为了要了解你对这本书的态度,你必须小心地及批判性地阅读这本书。
*作为一位批判性的读者,你的角色不是被动的,你应当提出读后对此书的一些疑问以及回应。
*作者尝试回答什么问题?作者如何去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作者以何种方法讨论这本书的主旨?回答本书的主要问题有何其他可能的方式?作者的回答有何任何遗漏的?你对作者的论点有何异议?这本书所提出的问题和回答和你所熟知的其他历史著作的资料有何不同?
*除非你已经成为一位经验老道而又具有权威性的书评者,否则一开始时最好不要去找其它的书评来当作参考,这容易使你的想法受到这些书评的影响。
二、书评的架构
有关书评的架构,通常可粗分为三部分,初学者可以此为规范,熟悉此道之后, 则可以任意变换架构及段落。
(1)导论:在这部份,书评者必须说明这本书的研究课题及论点对历史学有何贡献。透过这一段文章,阅读你的书评的读者将可以对这本书有个初步及良好的印象。
(2)书评的主体:在这一部份,你必须描述这本书作者所提出的观点,并说明作者的依据是什么?切记,这部份不是要去摘要整本书,而是透过下文三「如何设计问题」中的一些问题,对整本书提供读者一个较为详细的摘要。如果只是对全书提供一种章节纲要式的介绍,这是一种非常枯燥无趣的作法(注:逐章的介绍内容,事实上包括我早期的书评在内,许多学者都不免这样进行书评写作。我现在已经尽量避免这样介绍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将书评的焦点放在二至三个你认为这本书的重要见解,例如尝试去问作者如何提出他的观点?他的观点与一般历史学界的看法有何关连性?
(3)在结论部分:书评者的焦点则在对这本书的评论。你应当详细列举作者在史料的运用上的缺点、证据使用的类型、作者提供的历史分析,最后做个总结。最好的方式是将这本书的优点及缺点、成果与不足之处做平衡报导。
三、如何设计问题
以下的问题设计提供书评者在提出问题时参考。你无须回答所有的问题,但在书评中设计至少一至两个是必要的。这些问题并无前后关系,所以无须一整个段落就只回答一个问题,然后再以另外一段回答另一个问题。你的答案应当相当小心地运用主题句(topic sentences)及转换句来构筑你的书评。你的标题应当悦耳易记,而句子应当要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这样读者才会有兴趣读你其余的评论。
(1)你对这本书的全面看法是什么?本书所阐述的看法的立论凭据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必须告诉读者,你所想的以及如何进行评断。当你拿起这本书以及阅读前言时,你期待从中获得什么?这本书与你的期待相符到何种程度?你期望能对作者有何反馈呢?最后要进一步陈述你对本书的回应。
(2)确认作者的论题,并以你自己的语言予以诠释。这些论题是如何清楚地陈述以及是在何种脉络下陈述,之后的发展又是如何?这些论题被证明到什么程度及如何有效?书评者应当适当地引用书中的例句去进一步阐述你的回应。如果本书遗漏了某些论点或观点的话,你认为应当如何才好?
(3)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目的站得住脚或能够自圆其说吗?书中有能让你强烈反应的段落或句子吗?有哪些字或句子?你的回应是什么?
(4)你觉得作者所提出、解释及支持的主要论点是什么?这些论点背后的假设是什么?对你而言,那些是去浓缩或重组作者所提出及争辩之方案的最有效方式?
(5)作者的研究取向(approach)是什么?确认作者为书中的研究取向及写作所做的假设。例如,哪些是作者希望读者所拥有的较为重要的知识。你认为作者不应该去做哪一种假设?为什么?
(6)作者的讨论的时代断限是什么?涵盖哪些地理区域?
(7)作者运用了哪些历史研究方法(methods)?社会史、知识史、文化史、思想史或者经济史等等。
(8)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资料?正史、档案、方志、文集、笔记、医书、报纸、地方文书等等。
(9)阅读此书后,你具有哪些新的视野?你的世界观可曾改变?如果有,那是为什么?如果不是,那又为了什么?
(10)你认为作者的说法是公允及正确的吗?其诠释是有根据的吗?透过此书,你已经了解历史的新的途径了吗?
(11)你对作者的评论是什么?
(12)你的推荐是什么?你认为其他读者会喜欢读这本书吗?读过此书,你有何收获?如果你对此书有负面的看法,请告诉读者你为何不喜欢这本书。
(13)这本书有哪些缺点?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四、写作风格指引
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修辞学」课程中所刊载的「论文写作注意事项」,撰写书评时,书评者在书写句子时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请以学术语言撰写书评(设想你的读者为思虑缜密的专业人士)。论文需简明易读(观念与观念之间要有明确的关联)。论文需正确精准、明了清楚、生动有趣。善加使用鲜明的比喻,尤其是当你想唤起读者的同理心。请善加变化你的句型结构、句子长短、及基本要素。大声朗读你的论文来感觉其音韵节奏。使用好记的词句来陈述重要的概念。善用修辞学中的文体资源,展现你的文学灵思。
正确使用文法及写作技巧。以论文的层次而言,学术论文尽可能地保持客观。譬如说,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我(I)、我的受词(me)、我的(my),以及相关的用语如:「我认为」、「我觉得」、以及「我相信」;此类用语现在已经较少有人使用,而且多数学术论文都会刻意避免此类的用语(例外:讨论自身经验以及撰写个人说服式论文时,应该使用第一人称单数)。使
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我们的」、「我们的受词」。比起较为正式且疏远的第三人称(除非教授或编辑特别指定使用,否则应该避免),第一人称复数较受喜好。第一人称复数至少有两个附加好处:你可建立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且可避免过度使用被动语气。尽可能避免第二人称「你」,第二人称会把读者带入你的论文,却也会将读者推离你的想法。
以段落的层次而言,学术书评主张一个段落需完整发展一个观点。此外,每一段需有一明显的主题句(95%的主题句会是每段的第一句)。然而有时候为了某些特殊原因,可以把主题句放到段落的最后一句。要确保段落中每一个句子都是用来直接解释、支持、证明、阐明、或是描述主题句中的观念;该段落中没有其他的噪声。随便放入不大相干的东西只会破坏段落的整体性。完整发展每个段落,好比只有二到三个句子的段落很可能就是发展不全(除非该段落的功能为衔接上下,或是用来总结先前段落所提及的观点)。
以句子的层次来说,学术论文的句子百分之九十八都是完整的句子。句子的长短要有变化(有些短、有些长、有些适中)。句型要有变化(该混合使用简单句、连接复合句、从属复合句、及连接-从属复合句)。基本要素的使用需多加变化。以用字的层次来说(遣词用字),学术论文应专业但不浮夸。避免使用俚语及广告或歌曲中的流行用语。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如果你的读者群包含非专业人士,而你又非使用学科中的专业术语不可的话,请加注说明该术语的意义)。从同义词辞典中查到的字,你若没先用好字典来仔细确认其真正意思的话,就别使用。